如何判断滤纸与滤杯对齐?为什么冲咖啡时滤纸要用水湿润紧贴?51
发表时间:2024-10-10 08:55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,湿润滤纸是冲咖啡前默认的第一步动作,其目的主要有两个,一是让滤纸保持服帖,二是刷掉纸上吸附的粉尘,如果用的是热水,还能顺带把器具一并预热。在绝多数的教程里,除了引领我们如何让滤纸紧贴滤杯,也会或多或少地强调滤纸贴合对咖啡萃取的重要性,不过却很少提及滤纸的贴合程度对咖啡最终味道的影响究竟有多大。 今天将进行两波实验,分别使用不同贴合程度的滤纸来冲咖啡,然后逐一对比品尝,看看最终的风味表现如何。
作为本轮实验的重点,将滤纸的贴合程度分为三组,第一组是滤纸与滤杯完美贴合,中间没有任何气泡;第二组是滤纸没有对准中心放置,导致一半贴合,一半镂空;第三组则是与滤杯完全不贴合,两侧均出现镂空或者大气泡。 V60组对比 风味表现:由V60冲煮的三壶水洗花神在风味上基本是一致的表现,都是淡花香、柠檬酸、黄色核果、巴旦木、绿茶的调性。如果以第一壶咖啡作为参照的话,后两壶滤纸不贴合的咖啡醇厚度更高,酸味和苦味都偏重,特别是滤纸完全不贴合的第三壶在余味上还带有轻微发涩。 KONO组对比 风味表现:相比上一组的果酸咖啡,采用KONO冲出来的三壶巴西喜拉多入口的风味就有明显区别。第一壶手冲有奶油巧克力、焦糖饼干、普洱茶的香气,整体口感平衡、回甘较强。在其对比下,第二壶只有淡淡的巧克力调性,烘焙类的风味偏弱,略带水感,最后一壶则几乎没有太多香气,口感粗糙,以焦苦味居多,猜测应该是咖啡萃取不足了。 看到这里,相信认真的小伙伴已经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了,那就是在滤纸不贴合滤杯的情况下,无论使用流速快的V60,还是流速较慢的KONO,实际上都会改变粉层内的下水速度,同时影响咖啡最终的萃取率与浓度。虽然咖啡大致的风味方向不会改变,但品尝起来的口感却会有所差别。 很多人都知道,V60多条螺旋状肋骨的设计可以帮助咖啡颗粒吸水膨胀,同时让水流对粉层产生挤压,以形成更丰富的层次感。前街在上面第一组实验中观察到,如果滤纸不贴合滤杯,咖啡粉就会呈”一边倒”的状态,即一侧紧靠滤杯边缘,一侧却“暴露”在空气中。 KONO滤杯对比V60有着光滑的内壁曲面,这个设计是为了保证滤纸湿水后紧贴滤杯边缘,同时整个滤杯只有底部四分之一高的导流肋骨,因此限制了气流往上走,水只能通过底部留向下壶,这样的设计不仅能让粉水拥有充分的接触时间,也为萃取形成了更好的浸泡效果,当冲泡深烘焙咖啡时,更能表现出圆润和醇厚的口感。 所以当我们使用KONO冲咖啡时,尽量要让滤纸保持服帖后,再进行加粉注水。否则,在萃取过程中,滤杯内的某个位置会悄悄形成一个“通道”,让水流沿着镂空的地方直接跑掉,从而造成萃取不足,咖啡的口感会变得单薄而粗糙。 P.S.以上内容来自网络,仅用于学习分享,如涉侵权,请联系删除,谢谢! |